• 欢迎进入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专委会 > 两会热话题丨激活产业人才“动力引擎”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会热话题丨激活产业人才“动力引擎”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1-02-03    来源:四川经济网  浏览次数:1000
核心提示: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四川正聚焦工业“5+1”壮大实体经济、突出农业“10+3”擦亮金字招牌、提升服务业“4+6”优化产业结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当前,四川正聚焦工业“5+1”壮大实体经济、突出农业“10+3”擦亮金字招牌、提升服务业“4+6”优化产业结构。然而,据我省日前公布的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报告显示,上述产业里,多领域出现岗位缺口。对此,省政协委员、人社厅厅长胡斌表示,每一个产业还可以再有一个“+”,加的就是人力资源产业,人才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催化剂”。 

阅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在2021年工作安排中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等多方面都提到了“人才”二字。对此,代表委员们也在两会现场积极建言献策,就如何激活产业人才“动力引擎”提出具体建议。 

突出政策引领 从顶层设计出发 

“截至目前,四川全省技能人才总量突破100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71万人。”胡斌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需要高质量人才的支撑,日前,我省发布了《加强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给我省相关部门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此,胡斌表示,人社厅将从人才培育、职称评审等方面主动发力,比如,鼓励省级相关部门和市县实施的人才计划(工程、项目)向重点产业一线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倾斜,建立激励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称评审导向等。 

同时,省人大代表、资阳市商务局局长李发刚也十分关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他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资阳通过实行多项人才培育招引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来资兴业。李发刚表示,下一步,资阳市商务局将在《加强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基础之上,在突出资阳的“4+X”重大产业人才培养、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建设服务业产业人才集聚平台、强化服务业人才支撑资金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从而培养、集聚、用好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5年的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技师学院院长杨春禧的一席话道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对此,她建议,将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发展规划作为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十四五”规划“优化政策环境”“建设西部创新人才高地”的重要内容,制定先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创新先进制造业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模式,要更加注重为高技能人才的引、育、用、留等多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日趋激烈的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优化育人体系 与产业深度融合 

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可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但杨春禧告诉记者,“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全部19个专业大类的85个专业类别中,‘5+1’现代工业相关专业占比仅有27%,工业类相关专业布点明显不足。”对此,她建议持续加大对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项目及紧缺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同时,杨春禧还建议,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索将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对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贡献度、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指标等作为评价内容,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特点的、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行业企业第三方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绩效评价机制。对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单位给予财政奖补,通过财政政策激励,优化产教融合的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加紧密地对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其中专门强调要重视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看到这样的内容,作为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毅感到莫大鼓舞。 

“我建议培养川渝地区中医药多层次人才队伍。”刘毅更进一步谈到,要加强中医药地区中医药领域的院士、国家大师等中医药领军人才培育力度,重视中青年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促进医、工、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支撑川渝地区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高度交叉的中坚力量。 

另外,此次参会,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会秘书长杨志萍也带来了“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带动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的建议,她表示,“技术转移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机组成要素,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此,杨志萍建议,通过遴选试点的方式,支持我省高校率先建立技术转移专业培养体系;整合资源,系统构建专业性的我省技术转移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配套,为专业性技术转移人才构建良好职业发展环境;创新机制,促进高水平技术转移人才引进与交流。杨志萍说,“建议我省在全国率先系统构建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的四川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培育体系。” 

强化平台建设 引育高素质人才 

“泸州市现有企业科技含量不足,缺乏可供发展的平台,不易引进高层次工业互联网人才,即使引进来也容易流失。”针对这样的问题,致公党泸州市委会集体建议中提到,建设工业互联网政校企合作人才平台,推动企业人才返校教学、专业技术人员跨企业挂职等,实现现有交叉领域、交叉行业人才互动。同时,致公党泸州市委会还建议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本土高校相关专业混合学科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数字化技能、较高安全意识、良好协同能力的工业互联网人才,鼓励本土高校进行相应的专业设计调整,让专业能够覆盖复合型制造领域,完善人才培育的机制体制。 

对此,省政协委员、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卢世伦也建议,可以通过在本科院校设立工业互联网学院、在专科院校设立工业互联网职业学院的方式,培养相关高素质人才。 

同时,在卢世伦看来,国企办技工院校也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大量人才。对此,卢世伦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企办学,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帮助国企解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经营本质与参与技工教育事业公益性的矛盾,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育现代产业技能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平台是引育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载体,如今,川渝高竹新区作为落实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具体举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记者了解到,当前新区因刚起步、底子薄等现状,尚且存在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广安代表团在全团建议——“关于支持川渝高竹新区加快建设,打造跨省域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的建议”中,针对人才专门提出了一项建议,即建议省委组织部以川渝高竹新区为载体,探索建立川渝两地人才资质互认体系。同时在新区管理机构正式批设组建之前,由新区临时党委和筹备工作委员会制定出台新区范围内人才政策,破除新区人才匮乏瓶颈。 



Copyright 2020 www.scs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 电话:028-86265064  028-86265031  028-86265049
地址:成都市成华街5号205、207室
技术支持: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11006773号-9
公安备案号:川公网安备51010602001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