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进入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如何向开放要活力

科技创新,如何向开放要活力

发布日期:2024-07-15    来源:观江流  浏览次数:500
核心提示:科技创新,如何向开放要活力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开放创新是全球化时代的鲜明特征。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开放创新的主动权,谁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资源为创新所用,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通过扩大开放形成竞争优势和合作助力,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大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也将助推我国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放眼全国

各地的生动实践与具体举措

正锚定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这一目标持续发力

 

加快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加快培育具有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的跨国公司,鼓励本地企业融入全球协同创新和稳定配套网络,通过海外上市、境外直接投资、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快全球布局……

 

 

建强平台

助力科技项目引进来”“走出去

 

在上海,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开幕,生成式人工智能、农业种业等领域将20多个项目首次参展,251项长三角高校科创成果集体亮相。

 

 

推动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生态系统建设

 

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内,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正加速形成,以河套为源点,百余项产业标准从深圳走向全球……

 

开放的中国,正在持续发挥企业在开放创新中的带动作用、高校在科研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及行业联盟等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纽带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是技术、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还是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新的组织形式,都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前提,只有在更大的舞台上展开竞合,才能真正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当下的成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府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已成为城市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推进外籍人才引进机制改革,加速国际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在蓉聚集,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更是以开放促创新的具体体现……

 

在开放中创新,在更大范围内聚合资源,就是要让国际科技合作的平台更广、共创共研的伙伴更多、合作创新的渠道更宽……如此,我们才能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从书架货架,形成更多现实生产力,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性,更好积累优势,赢得未来。

 



Copyright 2020 www.scs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小企业协会 电话:028-86265049  028-86265064  028-86265031
地址:成都市成华街5号207、208室
技术支持: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蜀ICP备11006773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