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咨询行业的发展
管理咨询行业起源于19世纪末,由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开创,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现代管理咨询的标志性里程碑是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于1926年的成立。如今,行业已形成三大类市场格局:战略咨询、运营咨询和专项咨询,每类又细分出品质高端、综合中端和细分市场的精品公司三个层次,形成业态丰富的咨询服务市场格局。
在中国,管理咨询行业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已有约40年的发展历程。
咨询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5469.4亿美元,2024年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03%。中国市场也在不断发展,2019年规模达到16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3%。管理咨询、IT咨询和会计咨询是市场的三大主要板块,占据了超过85%的市场份额。行业分工细致,涵盖战略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营销咨询等多个领域。
二 、咨询行业正被三大动力深刻改变
1. 技术进步颠覆基础工作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信息获取与分析的方式。麦肯锡2023年报告指出,GenAI将使咨询行业效率提升30%,传统初级分析员的重复性工作已被AI Agent取代,依靠简单信息不对称获利的模式逐渐失效,毕竟如果能够问出好问题,几个Agent回答的质量也不错。
2. 客户需求从科幻小说到业务结果
之前几十年是经济增长期,客户热衷于宏大叙事的愿景规划。如今,他们更关注实际成果。德勤2024年调研显示,75%的企业决策者青睐能带来可量化回报的咨询服务。客户期待咨询公司在目前困难环境中提升业务韧性,见到切实的经营结果,而不满足于激情四射的“科幻小说”。
3. 业务同质化的趋势明显人员流动与竞相模仿导致咨询公司服务趋同。
BCG分析表明,2023年全球前十大咨询公司的业务重叠度高达80%。
例如,麦肯锡推出“蓝跃”服务,聚焦运营与数字化转型;
埃森哲则强化战略规划能力。四大咨询公司内部也在整合客户关系;
还有几家提出了咨询费用折算为股权投资等方案。
咨询公司的方案设计与交付方法日益相似,加剧了竞争激烈程度。这些变革也带来了内部挑战。
在增长期,行业文化相对体面;如今,面对压力,即便很多高大上的公司内部出现“毒性文化”。奉若神明的价值观被抛诸脑后,令一些老派顾问感慨不已。尽管咨询行业面临困局,我仍喜爱传统咨询服务过程中带来的快乐,仍然坚信咨询服务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相信咨询行业未来一定会进化出更好的模式。
喜爱咨询公司工作环境中“巅峰脑力的集中对撞”。顶尖公司通过严格筛选,汇聚最优秀的人才,配备高效工具与方法,又以高频反馈机制鞭策这些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疯狂工作。
卷思考、卷文案、卷表达,不超出老板、客户、同事的预期不罢休,不拿到卓越绩效就算失败。这种环境下,会很上瘾与高素质团队同频共振时的精神高潮。
这也导致大部分顾问离开行业后,因无法适应低效的工作节奏而患上“厌蠢症”。
在现实世界的工作中,一句话要说很多遍,一件事儿要拆的很细,干什么事儿都得有萝卜,不然一般人听不懂,做不到位,也缺乏内驱力。
三、咨询公司的行业挑战
咨询公司的行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适应客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客户是咨询公司的核心利益相关方,咨询公司的服务目的是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客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咨询公司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和期待。咨询公司如何适应客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是咨询公司的重要挑战。
多元化需求:多元化需求是指客户对咨询服务的内容、领域、层次等方面的多样化和复杂化需求,反映了客户的不同问题和目标。咨询公司需要根据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咨询服务,涵盖更多的行业、领域、功能等,解决更多的问题、需求、挑战等,实现更多的目标、价值、效果等。
个性化需求:个性化需求是指客户对咨询服务的方式、方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化和特殊化需求,反映了客户的不同偏好和条件。咨询公司需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灵活和更定制的咨询服务,采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形式等,满足更多的偏好、条件、场景等,提升更多的体验、满意度、忠诚度等。
(二)如何利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新技术是指数字化、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咨询服务的提供和交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机会。咨询公司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咨询公司的重要挑战。
提升咨询服务的质量:咨询服务的质量是指咨询服务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的优劣,反映了咨询公司的专业水平和价值创造。咨询公司可以利用新技术,提升咨询服务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利用数字化技术,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提供更准确和更深入的咨询分析和建议;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和优化更多的场景,提供更创新和更高效的咨询解决方案;
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和共享更多的资源,提供更全面和更灵活的咨询服务;
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利用更多的价值,提供更有价值和更有影响力的咨询服务;
利用物联网技术,连接和控制更多的设备,提供更智能和更便捷的咨询服务。
提升咨询服务的效率:咨询服务的效率是指咨询服务的时间、成本、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产出比,反映了咨询公司的运营水平和价值转化。咨询公司可以利用新技术,提升咨询服务的效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咨询服务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降低咨询服务的时间和成本;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咨询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优化化和升级化,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咨询服务的云端化、分布化、协同化和扩展化,增加咨询服务的覆盖和灵活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咨询服务的数据化、分析化、价值化和影响化,增强咨询服务的价值和影响力;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咨询服务的物联化、感知化、控制化和智慧化,增强咨询服务的智能和便捷性。
(三)如何保持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咨询人才
咨询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咨询服务的提供者,是咨询公司的核心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咨询公司如何保持咨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咨询人才,是咨询公司的重要挑战。
培养咨询人才:培养咨询人才是指通过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方式,提升咨询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咨询服务的需求和变化。咨询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咨询人才:
通过招聘,吸引具有专业背景、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优秀素质的人才,建立咨询人才的储备和梯队;
通过培训,提供系统的、持续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咨询人才的专业知识、分析方法、咨询技巧、行业洞察等能力;
通过考核,设定明确的、合理的、动态的、多维的考核指标,评价咨询人才的工作表现、工作效果、工作贡献等水平;
通过激励,提供公平的、竞争的、激励的、多元的激励机制,激发咨询人才的工作热情、工作创新、工作进步等动力。
留住咨询人才:留住咨询人才是指通过发展、关怀、认同、归属等方式,增强咨询人才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使其能够长期留在咨询公司,为咨询公司创造价值。咨询公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留住咨询人才:
通过发展,提供清晰的、平等的、多样的、有挑战的发展路径,满足咨询人才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通过关怀,提供人性化的、关注的、支持的、尊重的关怀方式,满足咨询人才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平衡的需求;
通过认同,提供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影响力的认同方式,满足咨询人才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需求;
通过归属,提供和谐的、团结的、共赢的、共享的归属方式,满足咨询人才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归属的需求。
(四)信息技术虽抹平了浅层信息差,但深层认知差依然是咨询服务的核心价值。
我们把思考的深度分成What,So What, How的三个层面,大部分人或没有经验的顾问只停留在浅表的信息收集和分类上。
少数优秀的团队能挖掘出深刻的洞察,知道所以然。而更少的极其卓越的顾问才能创造出针对“我”,当时、当下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而未来的企业越大、业务越复杂、地域、文化、价值链跨度越广,对未知的领域暴露就会越多,大家对浅层信息差已经不解渴,更愿意为认知差买单,顾问们需要提供更有深度、更个性化的洞察方案,当然这部分服务还是很有溢价空间的。
预判咨询行业未来进化的三大模式麦肯锡公司第二任领导者马文·鲍尔认为,咨询顾问不应介入执行。
然而,今天的客户不再满足于“几张纸”的交付,他们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未来10年,咨询项目在我看来将演化为三种模式:
个人教练项目崛起(占比3%)
聚焦高管成长,提供从商业认知、身心健康到家族传承的全方位支持。金额虽小,但高度个性化。
传统咨询项目进化(占比7%)
针对明确课题(如战略规划或运营优化),仍以报告交付为主。但未来需整合多个主题,例如战略规划搭配组织调整,IT规划结合AI场景验证,确保落地可行。
绑定业务结果的项目成为主流(占比90%)
咨询与业务执行深度融合,部分报酬与业绩挂钩。顾问不仅提供建议,还要参与业务转型或新业务打造,客户将咨询视为资产投资,而非成本支出。这类项目将成为咨询服务合同的主要类别。
尽管环境在变,咨询服务模式在适应性进化,咨询顾问的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的能力始终是核心竞争力。
